臺灣碗・老頭擺 企劃展

臺灣碗・老頭擺企劃展

2023/9月 8 - 17號  苗北藝文中心B1藝廊

臺灣最古早的老碗,可以從考古去追溯。史前時代的「碗」(考古界稱缽),不一定是陶製,可能是葉子、木頭、竹子、石板或貝殼去盛裝食物,不過「陶碗」出土也有幾千年歷史,非常豐富。
 



從考古資料得知,數千年來臺灣的先住民中,就有製陶的高手,例如,蘭嶼的達悟族的大碗用來裝盛食物,純樸敦厚,先民精熟採土與手作製陶成形技藝,以「無窯野燒」的高超技術燒成,約900℃以下的溫度,有紅陶、灰陶、黑陶、彩陶;一直到三、四百年前漢人陸續來臺開墾後,從中國帶來上釉的陶瓷器外,也逐漸引進了「蛇窯燒碗」的技術,從粗陶黑碗,以及使用泥釉或鉛釉的紅胎碗,逐漸提高溫層到青花白碗。社會大眾的「飯碗」由黑變白,拉坯的青花釉瓷碗還不是很普及。「臺灣碗」的形象融入了中國風格。日治時代的文獻曾留下清代碗窯的紀錄,魚池和北投的瓷碗,可能是臺灣以蛇窯燒製青花碗的工藝的起點。

 

此外,日本人服部武彥在1935年所寫的《台灣的陶業》提到:「苗栗郡大坑粘土淋上無色透明釉者會呈現出鼠色調……燒製茶具感覺上有一種深沉樸拙的風味……以大坑黏土燒製青瓷倒是相當合宜,因其成份含適量的鐵分,正可比美青瓷中尊貴的鐵斑。所以,有志者時應戮力開發台灣高級的青瓷,為台灣陶藝爭一口氣,不為營利,應為台灣的名譽。」苗栗土雖然不夠純白,在當時追求「白」為美的價值中,苗栗碗似乎粗重了些。高級青瓷的呼籲,並沒有引發大流行,「苗栗碗」還是採取美白加青花手繪的技法,只是和清代蛇窯燒碗已有很大的風格上的差異。



戰後因為大量中國移民湧入臺灣,碗的需求大增,追求的是量而不是質,所以便宜又可大量生產的印花碗供不應求,連鶯歌傳統的鉛釉黃碗、沙鹿醬油釉碗都重出江湖,緊接著淡青碗異軍突起。民國四〇年代後期,社會穩定,每天吃飯所必須用的飯碗湯碗,做生意所需的生意碗,開使別出心裁,爭奇鬥艷。加上臺灣人喜歡「紅」喜歡熱鬧的文化,素雅的青花、簡單的印花的已經不再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,不論是印花加彩繪,贈加了紅綠黃等豐富色彩,一定要來點胭脂紅,粉紅色的有如少女花化妝時「點胭脂」,成為畫龍點睛碗盤必要的裝飾,無論是魚蝦花卉都要來點「胭脂紅」,胭脂紅碗在民國五、六〇年代,成為常民生活追求富庶的象徵。

 

「大同瓷器」的出現,純白剔透的瓷碗成為家家戶戶「高雅」的基本配備,另一種如帝王般黃色的閃光釉出現、釉上五彩,另一些臺灣碗開始走華麗風臺灣碗的繁榮似錦、與潔白純淨走到了巔峰。1990年代,陶瓷產業不敵人力成本壓力,開始外移,進口碗比自製便宜。臺灣自製碗大減,如今,臺灣只剩下少數幾家製碗廠,臺灣很難再找到本地自製的碗,這些曾經是臺灣家家戶戶所使用的「飯碗」,小吃店的「生意碗」,外燴辦桌的瓷碗,都成為歷史的註腳。



臺灣陶藝前輩林葆家曾經很遺憾地表示,臺灣人還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個「臺灣碗」,因此蔡榮祐大師也希望能從最日常的飯碗,製作出一款屬於台灣人的碗的文化意象。從前吃飯的碗也常拿來喝茶,奉茶的龍罐旁,總是擺放著幾個老黑碗。臺灣從飯碗茶碗不分,到如今「臺灣國際茶節」,將喝茶的碗,從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中的「飯碗」獨立出來,成為專門為喝茶所精心創作的茶碗。

 

「臺灣碗․老頭擺」這些老碗都是老一輩每天不可或缺的必需品,從非常稀有到非常普及,曾為我們文化帶來養分和美感,請您靜靜欣賞,幾十年前匠師所用心製作的老碗,在「美」的世界裡,我們跨越時空相遇了。

從老頭擺臺灣碗的追尋,以歷史的、技藝的角度展示臺灣碗的過去,讓更多人多看一眼我們共同所使用過的「臺灣碗」,走過一趟老頭擺的臺灣碗

冀望展望未來台灣碗的發展。


指導單位: 苗栗縣政府 

主辦單位: 臺灣陶文化協會 

協辦單位: 台灣碗盤博物館、劉峰松、陳達明、竹南蛇窯

 

全台獨一無二位於宜蘭的碗盤博物館,展出、收藏與研究台灣老碗盤

台灣碗盤博物館 | Taiwan Bowl & Dish Museum

前台灣文獻館館長劉峰松,台灣傳統陶的守護者,熱愛台灣在地文化

劉峰松 | 一生的收藏